|
2008年初,一篇关于“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报道,震撼了时任广东某服饰分公司总经理王飞的心。报道中这样写道:经研究表明,现在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老人存在着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增长较快,老年服务和养老方式面临着挑战。看到这些,王飞不禁回想起在部队时的一些情景。当时他的任务是为郑州某军事院校内部干休所的老人们把脉看病,每天都要与老人们接触,年轻憨厚的王飞很快就同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转业到地方后,他的心里还时常想起那些老人慈祥的面孔和亲切的语言。惦记着他们的健康,挂念着他们过的是否快乐。爱老情结在他的内心深处纠结着,使他常常难于入眠。“为老人做点什么”的想法,在他的心里越来越强烈。在以后的时间里,王飞了解到在我国一些开放发达的地区和城市都相继建立了许多专业化的社会养老机构,专门为那些需要养老的老年人服务。但像河南等一些中西部地区专业养老机构数量则较少,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政策还不是十分完善。看到这些,他清楚地意识到,要缩短这种差距,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王飞认为,这样的需求为自己敞开了一扇门,即能实现自己服务于老人的理想,为社会尽一份力量,又提供了发展个人事业的良好空间。于是,他断然辞去了令很多人羡慕的职务,回到了他的第二故乡——郑州。 带着满腔的热情,揣着打工时攒下的三万元钱。王飞开始了他创业的第一步。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建养老院像办企业一样,手续繁琐而复杂,他一边要跑手续,一边还要找地方租房子。房子租来了,又舍不得掏钱请人装修,一切都得自己动手。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郑州市金水区颐和老年公寓的牌子终于挂起来了!那一天,王飞激动的一夜都没睡着。有人说:创业就像打仗,艰辛自不待言!养老公寓办起来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人入住的问题,刚办起来的老年公寓,没有名气,入住率低。这时,有人劝王飞去电台做做广告,宣传一下自己,可经过考虑,王飞说“如果把养老费用的一大部分都用在广告上,那么务必会增加入住老人的费用,也会在服务方面打折扣。”凭着这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王飞始终坚持把低收费高服务放在第一位。养老公寓办起来几个月了,才住进来附近的三、四位老人,还全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王飞和他聘来的两名护理员不分昼夜,吃喝拉撒全包,轮流照顾老人。很快,王飞凭着精心的服务,偏低的收费和良好的口碑,使入住的老人们越来越多了。 众所周知,养老院是一个高风险性质的机构,来这里入住的老年人大都在70岁以上,身体及健康情况复杂多样,大多数老人行动不便,还有许多人患有各类老年疾病,他们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紧急情况。所以,护理员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护理专业素质意外,每天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委屈的是有时候还要被老人家属指责和误解。有一次,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在入住的时候已经患上了褥疮,看着老人血肉模糊的创面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就安排了专人为她轮流换药,翻身。很快老人的褥疮就好了。两个月后,老人的家属把她接走了。可才过去半个月,老人的褥疮又复发了,家属过来吵闹,埋怨我们没照顾好,非得让我们垫付其医疗费用。后经多次协商,直到我们又派人到她家对老人进行护理治疗直到好了才算拉倒。办养老院以来,遇到的困难太多了,有时候当面对人陪着笑脸,转过身去真想找个地方好好的大哭一场。甚至有时候还想到过放弃,不干了。可一见到那些个老人们,王飞的心就软了,他常常告诉自己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受再大的委屈,都要坚持走下去。 在很多人看来,养老院就是把老人寄托在那里,吃得饱,穿的暖,照顾好就行了。可王飞不是这样想的。学医出身的他和从卫校毕业的护理员们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到位。他们认为,养老院不仅仅是照看好老人,更需要的是医疗的配合和心理上的安抚。曾学过心理学的王飞更加懂得:年迈的老人不仅需要身体上的关心和呵护,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抚慰。送到这里的老人大都有失落感,他们害怕孤独,有时就显得脾气乖僻,看到这一些,王飞就反复地叮咛护理员们要有耐心要细心,应该重视老人们心理要求。天气不错的时候,王飞和护理员们就把老人们一个个地挪到室外,让他们晒晒太阳,在一起聊聊天。有心的王飞还定期邀请幼儿园的小朋友给老人们唱歌跳舞做游戏,让老人们沉侵在天伦之乐中。2009年3 月,在王飞的倡导努力下,河南省首家托老机构专职艺术团在颐和老年公寓正式成立了。艺术团的演员们定期为老人们表演娱乐节目,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老人们说:养老院就像一个大家园,一个欢乐园。 这年春节,许多老人都不愿被家人接回家过年,了解这个情况后,王飞和站里的工作人员一起为老人包饺子,挂灯笼,放鞭炮,开联欢会,陪着老人们过了一个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的大年。看着老人们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时,王飞偷偷地哭了。王飞是个军人,有着军人的坚强和执着。王飞更是一个内心细腻的人,有着女性一样的柔情。养老院里住着一位患有高血压病的老人,需要每天按时吃药,平时都是王飞亲自给她喂药,有两天,王飞出差没在家,由其它的护理员给她喂药,可血压总是降不下来,把大家急坏了。几天后王飞回来了,喂她吃药,血压很快就下来了。大家都觉得惊奇,可王飞心里知道这是老人的心理作用。和老人们在一起,王飞每天都是快乐的充实的。每当老人拉着王飞的手说:小飞呀,你就是爷爷奶奶的亲孩子时,王飞就感到特别满足和欣慰。正是怀着这种敬老爱老的心,王飞才和老人们建立起了这种朴素和深厚的感情。 优质贴心的护理服务,宽松良好的修养环境。使颐和家园老年公寓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为三个不同定位、可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养老连锁机构。王飞同时兼任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办事处颐和家园托老站站长,郑州市金水区颐和老年公寓院长、金水区颐和家园艺术团团长、郑州市颐和家园家庭服务培训中心主任。对王飞来说,这仅仅是开始,他知道有更多的老年人需要有人精心的护理和照顾。因此正在着手规划建设更大规模的老年公寓。以提供集托养、医疗、保健、康体、娱乐于一体的理想养老居所。 “老人的乐园,子女的信赖”这是王飞用来概括颐和老年公寓的一句话。也正是他对自己事业和理想的追求。人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中国军人执着刚毅的性格,也看到了他自强不息勤奋实干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王飞的颐和养老公寓越办越大,越做越强,入住的老人们也越来越多。也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我们无比钦佩和感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复员军人独自创业的当之无愧的楷模,是中国军人的骄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