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即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自己患某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经常诉说某些不适,但实际上与健康状况不符,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或客观检查常不足以消除老人固有的成见。
疑病症的病因
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比较关注,机体各组织器官随增龄而老化,使得老年期患病率增加,由于老年人工作和社会活动减少,关注的重心转移到自身的健康上。
•某些老年人的不良人格特征,如固执、呆板、谨小慎微等,易产生疑病倾向。
•老年人的疑心较重,故老年期神经症中的疑病现象较为常见。
•老年期出现的疑病症状可能是抑郁症的先兆,或潜伏着某种躯体疾病。
•老年后才出现的疑病症状与年轻时就有的疑病症状同时合并有人格障碍。
疑病症的老人在行为方式上的特征,是在求医时总是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的病痛,并会找出一些很小但很有特征的症状来,唯恐医生疏忽大意。有时对报纸杂志上介绍的一些医学常识、常见疾病等,常“对号入座”,并为此心神不定,惶惶不可终日。多次求医就诊但又不相信医生的结论。
患有疑病症的老人往往感觉过敏,其症状多种多样,有轻有重,轻者仅为全身不适、疼痛,严重者卧床不起,呻吟不已,情绪焦虑、抑郁,并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疑病症的诊断要点: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很不相符;对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有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依据,但不是妄想;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医生的合理解释与检查结果阴性不能消除其疑虑;排除抑郁症、强迫症、偏执性精神病等诊断。
对于轻度疑病症的老人,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来摆脱无休止的认知困境;而中、重度疑病症者,则应求助于心理医生。
疑病症的诊断要点: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很不相符;对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有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依据,但不是妄想;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医生的合理解释与检查结果阴性不能消除其疑虑;排除抑郁症、强迫症、偏执性精神病等诊断。
对于轻度疑病症的老人,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来摆脱无休止的认知困境;而中、重度疑病症者,则应求助于心理医生。
疑病症的护理措施
•首先应排除器质性疾病。
•充分理解和尊重老人,取得信任,在护理时,要注意运用策略,避免“阻抗现象”发生。
•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在解释时态度诚恳、语气坚决,不可模棱两可,避免再次引起老人的猜疑,但也不能做作或过分的关心、体贴,这样也易引起老人的疑虑。
•转移注意力,引导老年人投身于感兴趣事情中,如参加社会活动、钓鱼、养花等,减少对自身躯体健康的注意。
•做好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如运动后心悸是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所致等。
•通过权威暗示效应,诱导老人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选择一位老人信任的知名专家来诊治,让老人接受权威者的暗示性指导,会起到较好的暗示效果。而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时,也应多应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今天精神不错”、“面色比昨天好多了”等诱使老人以自我欣赏的方式,体验自身健康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