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监护室里,危重患者依靠呼吸机呼吸、依靠胃管进食、依靠尿管排泄、依靠血虑代谢、依靠静脉通路补液、消炎、镇痛、镇静......,生命体征仅仅依靠药物和机器维持着,多个脏器逐渐衰竭,即使机器不停的工作,然而死亡仍不可避免。
面对临终者,面对临终者的家庭,我们医护人员应该做些什么?
生命不仅要求优生,而且要求优死。1967年,英国人桑德斯在英国伦创办第一所安宁疗护院---敦圣克里斯多福安宁院,随后快速发展至欧美各国成为一种社会运动;1983年台湾开始发展安宁疗护;1988年天津成立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标志着我国开始跻身于世界临终关怀研究与实践的行列;1996年上海市闸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医院安宁病房成立,成为大陆第一家癌症晚期末病患及不可逆临终病人的安宁病房,是中国正式实施安宁疗护之始。
安宁疗护是指对存活预期不超过3-6个月时间,且失去医学救治意义的终末期病患,此时医护人员应尽可能的维护患者的生命品质和人的尊严,提供积极的身体上、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照顾。
安宁疗护的两个条件:
一是临床医生诊断患者已经处于临终期,现有医疗水平无法给其帮助使其得到改善;
二是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只有病人不再具有意识时,家属才有权利代为决定。
安宁疗护的三个特点:
一是重视患者的各种痛苦;
二是强调自然死,反对安乐死(安宁疗护不是放弃治疗等待死亡,而是帮助病人自然死亡);
三是不只关注“病”,更多是关注“人”。
安宁疗护的五个要素:
1)将生命临终阶段视作人生自然过程,不必延长死亡过程;
2)提供疼痛和其他痛苦症状的缓解措施;
3)将患者心理层面的问题纳入整体的治疗照护措施中;
4)提供支持,帮助患者自由自在地生活,直到生命终止;
5)帮助家属在面对患者临终过程中及丧亲后哀伤期的心理调适。
安宁疗护关乎患者的生命质量,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安宁疗护应走进临终患者的内心世界,化解他们内心的“纠结”,寻找到他们内心的平静点,使他们无痛苦、少折磨、不煎熬,死亡过程安静、有尊严。在这过程中并非强调建立治疗标准,而更多的是依照患者的需要,帮助其缓解疼痛、完成心愿、善终圆梦,使临终者能够得到全人、全队、全家、全程的全方位照护。在临终者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后时光,陪伴的希望不是冰冷的器械,而是人性的温度,让患者的身体少受些痛苦,让心灵多一分慰藉。
对于此患者的护理体会做一总结。
1环境护理:
为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静的环境,可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减轻其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安详的度过生命最后时光。
2心理护理:
对患者加倍关心,以恰当的形式告知患者病情的进展,及时给予患者安慰、鼓励,每天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给予疏导,使患者直面病情,树立科学理性的生命观,尽可能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尽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态,还可通过播放音乐、视频等方式,使患者身心得到放松。
3症状护理
1)皮肤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舒适的体位,勤翻身,使用减压气垫床。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及时潮湿的被褥,预防压疮的发生。
2)口腔护理 临终患者由于食欲下降,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常出现口腔出血、炎症、溃疡,应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饭前饭后用温水漱口。
3)疼痛护理 采取放松疗法,如听音乐、看视频、交谈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疼药物,保证患者无痛效果。
4)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少量多餐,尽量创造条件增加患者食欲。
4亲情护理:
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家属尽可能在患者面前表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避免在患者面前露出过于悲伤的神情,患者家属应始终陪伴在患者身旁,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和温暖。
安宁疗护作为生命最后一程的温暖医学服务,其目的不是为了治愈疾病、延长患者生命长度,而是为了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达到患者和家属身心社灵的舒适和平安。
护士作为安宁疗护工作团队的重要力量,必须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效结合,将人文关怀的大爱情怀、综合的人文素质与娴熟的专业护理技能融为一体,让临终患者无痛苦、舒适、安宁、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