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志愿者是参与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是否遇到过青少年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不高、志愿者队伍难管理等问题呢?就如何培育青少年志愿者队伍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1留心挖掘志愿者
社工在四点半课堂的基础服务上要留心观察,对于表现积极的青少年给予肯定,沟通了解青少年是否有参与志愿服务意愿,进一步挖掘其成为志愿者;其次,可以在活动中进行挖掘。
比如,社区清洁家园活动前,社工现场招募青少年志愿者,在活动中,青少年体验志愿服务的同时,讲解志愿者的服务精神和招募流程,进而挖掘青少年志愿者。总之,社工要在工作中多留心,从多方面挖掘青少年志愿者。
2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
为了使青少年志愿者更好的发挥作用,需加强队伍管理,完善队伍建设。比如,社工定式组织开展青少年月度交流会,加强彼此认识,促进团队发展。
同时,社工应激发青少年志愿队的内生动力,社工作为支持者,青少年志愿者自主从内部推举出一名队长,并自己取名为“文明少年志愿队”,共同制定队伍管理制度,通过不断地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让青少年志愿者在活动中发挥作用。
3志愿者赋权增能
社工在志愿活动中要适当赋权增能,让青少年在志愿活动中有获得感。在“我是安全巡防员”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少年成为社区巡防员,拥有监督社区安全隐患的权利,遇到居民私拉电线的现象及时上前制止,并为居民讲述私拉电线的严重危害。
该活动不仅提高了青少年的安全意识,还让青少年主动发现社区安全隐患。在此样的志愿活动中,通过赋权增能,青少年增强了社区主人翁意识,提升了志愿服务获得感,激发了青少年更好的参与后续志愿服务的动力。
4多种形式做好激励
社工要做好青少年志愿者的激励,一方面在四点半课堂上定期宣读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名单,提升志愿者的荣誉感;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励,比如,优秀志愿者表彰、积分兑换、观影、外出参观交流等。笔者所在的党群,针对优秀志愿者,定期链接地域旅游资源,进行户外探索、外出参观交流,拓宽眼界的同时,促进青少年志愿者同辈之间的交流,提升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