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提问
我们团队总结一年的服务,总人次比较高,但人数不多,重复接受服务的人比较多。我们怎样在有限的服务经费和精力里,让服务覆盖更多的服务对象,让更多居民积极参与,提高服务覆盖面呢?
督导解答
如何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扩大社会工作服务的覆盖面,让更多的服务对象受益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服务人群重复的原因探索。前面你提到全年度重复接受服务的人较多,那么是我们服务宣传的渠道比较单一、固定,导致只有这一固定人群接受到服务宣传,还是在服务需求时调研的群体较固定,致使服务设计没有覆盖到其他居民的需要呢?会不会是开设服务的时间地点因素,使很多想参加的人因时间地点限制而不能参加呢?也可能是我们在服务整体设计中有欠缺,把中心服务按照领域划分,使同工们在设计服务时更多关注于具体的实务,忽略了社区整体层面的考虑。这些都有可能是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回应策略。如果时间地点因素造成其他居民不能参加,那就意味着要调整时间;如果服务内容无法回应更多群体需求,那就意味着要丰富服务内容。
专业社工
其次,提升服务覆盖面,需要居民能力的充分调动与发挥。社区服务中心面向的是整个社区,通常一个社区人数都在几万人以上,单靠五六个社会工作者的团队直接提供服务,是很难回应所有社区居民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充分调动居民能力和资源,这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社会工作者服务于服务对象,最终要协助服务对象获得能力实现自助。对于社区而言,是让社区居民有能力进行自助、互助。因此,我们在服务设计的时候,需要考量如何才能让居民更多地参与,如何让居民之间有更多的互动、链接、互助。志愿者队伍建立、挖掘和培养居民骨干、培育和支持居民自治组织等都是可以开展的工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真的把志愿者、居民骨干当做我们的工作伙伴,不能把其作为单独的领域去围绕这个群体开展服务。
“怎样让服务覆盖更多人”
最后,分享一点关于推动居民参与的方法。居民的参与形式根据其参与程度的不同,有被动接受通知、协商、共同行动、自治等不同层次。为了让居民更多地参与社区服务或者社区事务,我们可以在服务设计时,设计有利于居民深度参与的形式。如服务设计前与居民交谈,听取居民的想法,所运营成熟的服务项目可以交给居民自主策划,如定期的生日会,楼栋邻里茶话会等。这样,在精力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以点带面,调动更多居民参与,服务也会覆盖更多的居民。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提升居民的参与意愿,要做的就是关注参与的居民,肯定居民的参与价值提高居民的参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