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一到,脑梗这个隐匿的 “健康杀手” 就盯上了老年人,每至岁末年初,医院里脑梗患者接诊量显著攀升,这究竟是为何呢?
一、脑梗冬季高发原
1. 血管收缩
冬季低温好似一道 “紧箍咒”,人体为自保,体表血管迅速收缩,外周血管阻力骤增,血压蹭蹭上涨。老年人血管久经岁月,弹性差、粥样硬化严重,在血压冲击下,脆弱的血管壁极易受损。就拿脑血管来说,本就狭窄,受血压波动,血流不畅,血栓形成概率呈爆发式增长,如同狂风巨浪中的小船,飘摇不定。
2. 血液黏稠
低温宛如 “魔法调剂师”,悄然改变血液 “配方”,纤维蛋白原与血细胞比容增大,血液黏稠如胶,流速变慢,血小板等凝血物质易聚集形成血栓。恰似冬季冰封河流,泥沙淤积,水流艰难。血栓一旦在脑血管 “安营扎寨”,脑梗随即拉响警报。
3. 活动减少
天冷如冰柜,老人户外时间锐减,常久坐家中。长时间不动,血液循环迟缓,下肢血液回流受阻,静脉血栓隐患重重,一旦脱落,随血流冲入脑血管,后果不堪设想。且运动量少致代谢变慢,脂肪堆积,血脂飙升,血管负担愈发沉重。
4. 呼吸道感染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 “狂欢季”,病菌肆虐,老年人抵抗力弱,易患感冒、肺炎。感染引发炎症,促使炎性介质大量释放,破坏血管内皮,脂质沉积,凝血系统激活,血液高凝,脑梗发病风险火箭式蹿升。
二、有效预防措施
1. 保暖防寒
中医讲 “头为诸阳之会”,头部热量散失快,出门务必戴保暖帽;颈部是血管 “要道”,围巾能挡寒风、护血管;双手为 “末梢先锋”,手套可防冷,避免血管收缩。室内温度维持在 20℃左右,老人身心舒畅,血压平稳。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做好保暖,就是避开寒冷这一 “邪气”。
2. 适度运动
室内可开展太极拳、八段锦运动。太极拳行云流水,一招一式蕴含中华智慧,能唤醒气血,促进循环且无负担,契合中医 “气血流通,百病不生” 理念;八段锦刚柔并济,舒筋活络。天气好时,中午外出散步 30 分钟,沐浴阳光、活动筋骨,让血液畅流。运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热身与放松环节必不可少,如同给身体 “保驾护航”。
3. 合理饮食
饮食是健康宝库。多吃富含维 C 蔬果,如橙子、猕猴桃,维 C 似活力小精灵,守护血管内皮,抗氧化、御自由基,此为中医养生 “食养” 之道。高膳食纤维食物如燕麦粥、芹菜常上桌,膳食纤维能吸附油脂、促肠道蠕动,带走 “垃圾”,清血脂、减血管压力。高脂肪、高盐食物应少吃,油炸品、腌制咸菜易致血脂、血压失控,加重血管负担。
4. 监测健康
定期为老人 “健康大阅兵”,血压、血脂、血糖指标不容忽视。家中备精准血压计,老人养成每日清晨测血压习惯,仿若看天气预报般自然。血压波动如风暴预警,需及时就医调药。血脂、血糖异常是脑梗 “信号灯”,遵医嘱复查,靠药物、饮食、运动三驾马车,控指标于安全范围,正如中医 “治未病”,防患未然。
5. 预防感染
室内空气是老人呼吸 “生命源泉”,每日开窗通风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引新鲜空气驱散浊气。老人外出戴口罩,尤在商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处,防病菌侵袭。流感高发季前,遵医嘱接种流感、肺炎疫苗,如给身体穿 “防弹衣”,提升机体抵抗力,将疾病扼杀萌芽,此亦合中医 “未病先防” 要义。
冬季虽寒,但我们悉心关注细节,助老人周全预防,必能驱散脑梗阴霾,让他们安享温暖健康晚年。让我们携手为老人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