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小课堂
春季养生牢记“三要三不要”,疏肝健脾防百病!
春风送暖,万物生发,正是中医调养“肝气”的黄金期!春季阳气升发,但气候多变、风邪易侵,稍不注意可能引发过敏、感冒、困倦等问题。快收下这份中医春季养生指南,助您顺应天时,健康一整年~

1
要“疏肝”:少生气,多按太冲穴
中医认为“春属木,对应肝”,肝气郁结易导致情绪烦躁、失眠多梦。
✅ 推荐做法:
- 穴位按摩:每天按揉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凹陷处)3分钟,疏肝理气。
- 代茶饮:玫瑰枸杞茶(玫瑰花5朵+枸杞10粒),缓解春燥,舒缓心情。
2
要“防风”:捂好三处,防寒护阳气
“春捂秋冻”别急着减衣!重点保护:
1. 颈部:风邪易从大椎穴入侵,戴丝巾或高领衣。
2. 腹部:避免受凉腹泻,可贴暖宝宝或艾灸神阙穴。
3. 脚踝:穿袜子护住三阴交,防关节痛。
3
要“健脾”:饮食少酸多甘
春季肝旺易伤脾,饮食宜清淡温补:
- 多吃甘味:山药、红枣、小米粥健脾养胃。
- 少吃酸涩:如柠檬、山楂,避免肝气过旺。
- 防过敏食谱:防风粥(防风10g+粳米50g煮粥),增强免疫力。
🌿【春季特色疗法:艾灸足三里】
免疫力低下、易感冒人群可尝试艾灸**足三里穴**(膝盖下3寸):
- 每周2次,每次10分钟,健脾益气,升发阳气。
⚠️ 注意:艾灸后忌冷饮吹风,阴虚火旺者慎用!
【温馨提示】
个体体质不同,调理前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