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论的指导做基础,所谓的实践就如同空中楼阁,镜中花水中月,缥缈而不切实际。那么老年社会工作有哪些基本理论呢?
社会撤离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的脱离社会。
在社会撤离理论看来,老年人减少他们的活动水平,减少与人交往,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这会使老年人过上一种平静而令人满意的老年生活。而且老年人主动的撤离社会,能使社会权利尽然有序地实现交接,社会也不会因老年人的死亡而功能受损。
连续性理论
连续性理论认为不论是年轻还是年老,人们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作用。每个人不用去适应共同的规范,而是根据自己的个性来规定标准,这是老年人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基础。
在连续性理论看来,如果一个人在年老时仍能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那么他(她)便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与社会撤离理论的基本观点正好相反,认为生活水平高的老年人比生活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
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社会交换理论
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们是通过掌握物质财富、能力、成就、健康、美丽等社会认可的权利资源来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在社会中大多数老人掌握的权利资源比年轻人少,因此,他们的社会地位便相应的下降。由于老人缺少可供交换的资源,所以他们在社会中只扮演屈从和依赖的角色。
鉴于此,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发展与老年人有关的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原则就应当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增加老年人的权利资源,以保持老年人在社会互动中的互惠性、活动性和独立性。
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当个体经历老化过程所带来的变化时,他们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例如,丧偶或同辈人的死亡所带来的关系和角色的变化。
他们会因为退休而失去职业角色,需要接纳象征晚年的新的社会角色和关系,比如做祖父母。这一理论认为,成功的老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变化和角色丧失的调整和适应。